首 頁 >> 旅 游 >>身邊模范 >> “踐行十愛•德耀甜城”典型人物—吳惑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详细内容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“踐行十愛•德耀甜城”典型人物—吳惑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圖片7.png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吳惑,男,漢族,1982年7月生,四川省川威集團.礦石供應公司副總經理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從普通爐前工到工長、爐長、技術科長、高爐車間主任……一路走來,他與煉鐵相伴,與高爐同行;扎根煉鐵熱土,從21歲到33歲,他經過十余個春秋的爐火歷練,不僅練就了一身精湛的高爐高鈦爐渣冶煉操作技能,而且錘煉了敢于創新、敢于啃硬骨頭的堅韌意志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青春,在爐火中閃光。他就是四川省勞模、川威煉鐵高釩鈦冶煉技術創始人之一——吳惑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勤勞肯干,實習期間擔任工長創下“成長紀錄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威遠縣連界鎮,這個大山里的老工業重鎮,孕育了中國500強、四川最大的民營鋼鐵企業——川威集團。12年前,當時大學還未正式畢業的吳惑,就已經來到川威集團實習。在這個小鎮上的大工廠里,吳惑實現了當工人的夢想。經過爐火的歷練,吳惑從一個還未正式畢業的大學生,到現在已經成為集團的技術骨干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記者在川威集團見到吳惑時,他一會兒在中控室密切關注電腦上的各種參數變化,一會兒又奔赴高爐前查看現場。電腦上的上百個變化的參數,爐子里飛濺的火花,猶如一個個跳動的音符,共同奏響煉鐵冶煉的動人樂章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鐵水正紅、爐火正旺。近日,隨著鋼鐵市場環境好轉,除了6#、7#兩座大高爐正常生產以外,集團的小高爐也陸續恢復生產,急需技術型、創新型人才。此時,吳惑這塊“革命的紅磚”,從大高爐車間“搬”到了小高爐,擔任小高爐車間主任。僅一個多星期,小高爐日均產量就打破了歷史紀錄!跋啾冗^去,目前的日均產量多了160噸,我們的目標是240噸!眳腔髨远ǖ馗嬖V記者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“不好意思,實在太忙了!泵β档膮腔笤诳障稌r間向記者表示歉意,“老高爐剛剛復產,系統還不夠穩定!笔聦嵣,從大高爐到剛復產的小高爐,為了搶生產、增產量,吳惑和同事們已有一個多月沒有休息了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“愛崗敬業、工作勤懇、認真負責!蓖吕钕驏|評價吳惑,工作兢兢業業,事事親力親為。李向東記得很清楚,2014年12月5日,工廠檢修設備,本來不值班的吳惑卻趕到現場,守了3個多小時,直到設備正常運轉后才離開。在同事的記憶中,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。正是這樣的敬業精神,驅動著吳惑“一路向前”。僅5個月時間,爐前工已成長為工長。而當時的吳惑還未正式畢業,還在實習期間,這也創下了煉鐵車間的“成長紀錄”。兩年后,吳惑從工長升級為爐長,這也意味著年輕的吳惑必須挑起更重的擔子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苦鉆技術,在“鋼絲繩”上行走的“煉鐵達人”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如何降本增效?這一直是企業面對的永恒“命題”。釩鈦礦在成本上低于普通礦,同時可提釩再次獲取效益。改變冶煉原料,擺在吳惑與同事們面前的難題是:技術從何而來?從2005年開始,吳惑便負責高爐釩鈦礦冶煉技術攻關。這一技術中,必須牢牢控制硅含量的指標。普通礦冶金參數區間要求值為0.2~1.0,而釩鈦礦冶煉的參數指標必須在0.25~0.55之間。吳惑與同事們不僅成功將參數指標控制在了這個區間,而且將指標降到了0.2~0.5之間。    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花了多年時間刻苦鉆研、創新技術,參數指標僅降了0.05?!“你可別小瞧這0.05,每年將為企業節約上百萬的成本!”這“0.05”的背后,是吳惑及其同事們的辛苦與汗水:溫度高了不行,低了不行;時間多了不行,少了不行;原料質量不能波動太大;需要熟練的操作技能……吳惑形象地比喻,這就像炒菜,在調和好鹽、味精等調料的同時,還必須掌握好火的大小與炒的時間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事實上,這一技術創新遠比炒菜復雜得多。嚴格的區間指標,控制起來難度非常大,被業內稱為“走鋼絲繩”。因為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,都會導致放不出鐵,直接影響產量與成本,造成巨大損失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無數次的實驗后,這一技術難題被吳惑與他的同事們成功攻破,并達到國內釩鈦礦冶煉先進水平。從普通礦石冶煉向高釩鈦冶煉轉變,僅原料的改變,每年就為企業節約成本6000多萬元;同時,這一冶煉方法達到了提釩標準,每月就將創造近千萬元的效益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在省勞模的申報材料上,記者看到:結合國內外原燃料綜合性價比,吳惑對配料工作提方案并負責實施,共節約配料成本5000余萬元;負責高爐多環布料研究成功,完成“降低高爐燃料比10公斤”重大科技項目,并在川威高爐推廣,年節約成本4000余萬元;編寫 “空料線停爐”技術方案,創造經濟價值2000余萬元……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提起吳惑,煉鐵廠廠長陳仁宏欣慰地告訴記者,多年來,吳惑肯學肯鉆,通過技術創新,為企業創效益數億元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心懷感恩,感謝良師傳授的“武功秘籍”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在吳惑看來,當今的鋼鐵工人必須不斷學習,才能面對不斷的挑戰,解決一個個棘手的難題。而在吳惑的學習道路上,他坦言遇到了很多“貴人”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記憶最深刻的一位,是在一次行業交流中偶然認識的同行。這位奮斗在一線的鋼鐵老人,成為了他一生的“良師”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在連界未通高速公路時,這位老師坐了十幾個小時的車,專程來到川威集團看望吳惑。兩人和往常一樣,交流工作心得與技術創新。臨走時,老師交給他一本近百頁的手寫稿,這成為吳惑摯愛的寶貝。這本手稿就是老師傳授給他的“武功秘籍”,必須好好學習,然后運用在工作之中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在擔任工長不到一年時,一次,高爐出現管道行程的問題。正在休假的值班爐長,打電話讓吳惑去處理。臨危受命,吳惑沒有退縮與怯意。結合自己平時所學的知識與前輩們的經驗,吳惑創新使用溶劑添加解決高爐缸凍結,僅用兩天時間就成功地解決了這一問題,而過去出現這樣的問題一般需要一個星期甚至更長時間才能解決好。也就是從這以后,川威集團開始使用這樣的方法解決同類問題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嘗到“甜頭”以后,吳惑刻苦學習與鉆研的勁頭更足了。向書本學習知識,向前輩學習經驗,讓吳惑受益匪淺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每年4月到9月,是川威集團“防雷擊、防垮塌、防洪、防盜”的“四防”時期。今年4月初,電力工人在對變電站進行檢修時因操作失誤電網全部失電,導致風機停機、高爐進風系統被渣鐵全部灌死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出現這樣嚴重的問題,如果不及時處理好,將給企業造成巨大的損失。吳惑當即成立最強的事故處理隊伍,第一時間查出事故原因,成功處置這一事故。在同級別事故處置中,節約時間10小時以上,有效防止了事故擴大,大大降低了事故損失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川威集團“先進生產工作者”、“技術能手”、“第二屆科技大會”先進科技工作者、“科技十佳”、“省勞動模范”……這些榮譽稱號,見證了吳惑的努力與付出。在火與汗的洗禮中,吳惑在這里熔煉了自己火熱的青春,讓青春的價值不斷地升華與跨躍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电话直呼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在线留言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送邮件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企业位置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联系我们: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8328251910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暂无内容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還可輸入字符250(限制字符250)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本站已支持IPv6 技术支持: 建站ABC | 管理登录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seo seo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娇妻为恩人泄欲小说